现代软件工程“敏捷模型”的个人看法

问题描述 现在,在我国来看,无论大中小三种企业,均喜欢使用软件工程过程中的“敏捷模型”。 使用了“敏捷模型”的企业,大多的软件流程如下: 产品经理产出原型 架构师/主管开始拆分模块并分配至开发人员 产品经理开始补文档 这种方法虽然开发速度快,但是实际上,整个开发团队对于需求的理解是模糊的。 这种流程,在需求确认的时候,无法拿出一份符合软件行业规范的文档,仅仅以原型作为展示,来与客户、开发、测试等人员进行沟通。 实际上,纵观软件工程的发展史,我们就会发现,一切回到了最初的起点:软件危机。 仅使用原型来与客户进行需求确认,导致客户确认的需求比较模糊 架构/主管按照原型进行模块划分,导致软件整体架构是按照当前需求最优的,后期需求一旦变更,就会导致大面积的代码变更 模块虽不会对开发人员产生模糊,但是由于需求实际上并不是“确认”的,开发人员将可能产出错误的软件实现。 将对测试人员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,比如,测试人员认为有问题,但是开发人员认为没问题,产品经理也坚持没问题/下一版再说。 缺少文档、需求模糊、更改耗时耗力、一再拖拉,传说中的软件危机就这样再一次出现了。 如何避免和改善: 一日没有《需求分析说明书》,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就一日不应工作。

十一月 15, 2020 · ocsxxi

有关软件的讨论

软件的定义 根据《软件工程》的规定, 软件 = 文档 + 数据 + 程序 我们能了解到,程序只是软件的一部分。 我们也可以获得软件的定义: 软件是采用了适当的算法与数据结构,并拥有完备的软件描述信息的一套指令的集合。 软件工程的关注点 我们都知道,(一套高质量的)程序是软件工程的最终目标,但是,程序并不是软件工程的关注点,文档与过程才是。 软件过程的开始 当项目立项后,可行性分析认为**“可行”**时,就正式的进入了软件工程过程。 (在这里,我不将可行性分析阶段算入软件工程过程,因为若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是“不可行”,那么软件将不会存在) 软件过程的核心文档 《需求分析说明书》将成为了软件的第一个部分。它是软件工程过程中,最重要,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。 当进入了需求分析阶段时,以最普遍的W模型来看,意味着测试工程师可以开始工作了,也即整个软件团队的成员都需要开始工作了。《需求分析说明书》就像一块凝结核,软件会在这个“凝结核”的基础上逐渐生长,慢慢成为坚固的“晶体结构”。 程序与软件的对比 我们再反观程序。程序就不一样了,在程序中,一定要有可运行的计算机代码,如果没有可运行的计算机代码,那么程序只能叫做算法,或是PDL。相比较于软件的“晶体结构”,程序就是一盘”散沙”,虽然掺点水可以做成沙堡,但是非常脆弱。 广义化的软件 那么站在软件工程过程上来说,我们就可以这样广义化描述: 当文档开始进入了软件工程过程时,即可被称之为软件。 在这种描述下,软件可以(在软件过程中)脱离程序而独立存在,也可以结合程序达到最终目标,但软件绝对不等价于程序。

十一月 15, 2020 · ocsxxi

软件工程师与程序员对比

软件工程师 程序员/码农 学历要求 本科及以上 专科及以上 工作 内容 设计并完善软件系统, 保障软件代码的高可重用性 写代码,能运行就行 职位 设计者 实施者 软件工程 注重软件工程流程 无 框架语言要求 低 高 软技能要求(代码洁癖、 计算机原理、算法等) 高 低 文档能力 高 低 工作中的关注点 人机交互 功能正确 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高 中 需求理解能力 高 低 模块化思维能力 高 中 数学与建模能力 高 低 测试能力 高 低 工作量 中 高 从事工作技术含量 高 低 英语 高 低 进度与质量把控 高 低 自我驱动力 高 低 工作交付时完成的任务 需求文档 软件代码 软件设计书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UI测试 交付说明书 软件使用说明书...

十月 31, 2020 · ocsxxi